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映象财经
映象首页 > 财经频道 > 消费热点 > 正文

被淘汰出租黑市“换装”变套牌车 网卖不到2万

2015-04-08 08:30 来源:新京报

[摘要] 3月23日下午,花乡桥附近一小院内,20多辆已被喷上蓝漆的出租车公司淘汰车辆,正由“车虫”向外兜售,车牌处的黄色出租车原漆清晰可见。按照李洪生提供的线索,新京报记者来到花乡附近寻访,已见不到明面上摆着卖的淘汰车辆。

  待卖淘汰出租车藏身小院

  依照与李先生约定的时间,3月23日下午2点,记者在花乡桥西南侧的便道上,见到了李先生和他的伊兰特。

  “08年车,手续齐全,一万六,少了不卖。”李先生约30岁左右,外地口音,出售的伊兰特车已被喷成纯蓝色,顶灯、车贴、杠号等出租车标志均已拆除,前后两个车牌已被卸下,挂车牌的位置还保留着原来的黄色。

  打开车门,车内的计价器已被拆下,副驾驶的座位前,写有“禁止吸烟”及“北方出租公司监督热线”等宣传贴纸还未完全清理。

  在记者看车试车的10分钟时间里,有两拨人靠近该车询价。

  当被问及是否还有更多车可供挑选时,李先生身边一位老师傅立即说“有”,随即开车带着记者一行前往附近一个没有门牌的小院。

  小院内,两名山东口音的中年男子正在与一位身穿马甲、戴着墨镜的男子砍价。约5分钟后,一山东男子从提包里掏出一沓百元钞票,当着墨镜男子的面数了起来。

  “这批倒出60多辆,现在就剩21辆了,他们刚要走6辆,你们自己选选吧,手续都是齐全的。”墨镜男子把钱收好后,径直走向记者。

  200平米左右的小院里,放着20多台蓝色的伊兰特车,每辆车的车顶放有该车的钥匙,钥匙上贴着原本的车牌号。

  “这蓝漆一擦就掉了,都是花车。”当记者表明想弄两台车开套牌出租后,墨镜男笑着说:“找我就对了!”

  据墨镜男介绍,每辆车售价1.6万,都是下线淘汰的出租车。他说,这些车都还没到出租车8年的报废年限,出租车公司淘汰了,但又舍不得直接当废铁报废解体,就通过二手车交易卖掉,这样一来,这些车就流到了他们手里。

  某出租车公司一名负责人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除了政府补贴,报废解体一辆伊兰特只能拿到几百元的废铁价,但交易出去,至少能卖到七八千。”该负责人说,公司将车淘汰后申请指标购新车,对于淘汰车的去向从不过问。他也坦言,很多被淘汰车辆最后都流到“车虫”手里,不少变成了套牌车。

  顶灯计价器全套3000元

  除了卖车,墨镜男也介绍克隆车业务。

  墨镜男说,如果自己找不到地方改装车,只要多加3000块钱,他可以帮忙找人改色,购买号牌、车贴、顶灯、计价器和卷票等全套设备。

  “全车下来不到2万块钱,出门直接就可以压表拉活了。”墨镜男说,这些车,最少也跑了七年,但性能还可以,改完后开出租,一点问题没有。

  墨镜男给出的价格,与李洪生和王硕当初买车的价格差不多,但当时他们买的都是裸车,开走后自己找地方加装了顶灯、计价器、车牌等全套行头。

  当初给李洪生改车的汽修店,就在他租住的东辛店村附近。离汽修店还有20来米,就能闻到刺鼻的油漆味。

  修车铺的老板齐欢,正在给一辆前脸被撞坏的出租车喷漆。听说是李洪生介绍来改车的,他立即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做克隆车,喷漆、改色,熟人我收1800,介绍来的收2000。”齐欢说,如果还加装顶灯、计价器、车标、假营运证啥的,另加2000块钱。成卷的出租车空票也卖,150一卷,保真。

  齐欢说,他的小院最多可容纳14辆车,而去年生意最好时,14辆车里有9辆是套牌。

  “如果不改漆,晚上开过来,凌晨就可以开走直接上路拉活,但提前说好,咱这没有收据、发票,也没有保修服务,出了门,你我从没见过面,大家都心照不宣。”齐欢说,他的顶灯、计价器等配件,都是从汽配城成批购进的,跟正规出租车使用的一模一样。

  ■ 官方说法

  克隆车源头难控违法成本低

  根据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交通执法总队查获克隆车1154辆。2014年,查获的克隆车数量为1161辆。

  近两年查获的克隆车数量基本持平,但在北京市执法总队副总队长梁建伟看来,数量上虽得到了控制,实则并不乐观,这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克隆车的源头难以监管。

  “一些管理环节还是存在漏洞。”梁建伟表示,他们在执法中发现,套牌出租车基本上都是由出租车公司淘汰的车辆改装而来。

  他说,出租车公司将未达到8年强制报废期的车辆通过二手市场销售外迁,不存在违规情况,但这些车辆到了车贩子手中后,其中一部分并未按原计划迁往外地,而是被截留下来进入了北京的克隆车市场。

  梁建伟透露,淘汰车的交易及改装,此前主要集中在南四环花乡附近,因为查得比较严,一些专门贩卖出租车的“车虫”,将买卖搬到了网络上,给执法人员取证和查处带来了难度。在查找套牌车环节,虽然交通执法与公安、企业组成了“三位一体”的联合执法模式,但套牌车作假方式多样,一般的电子眼、治安摄像头无法识别,执法时,多数套牌车司机不会配合执法,肆意逃窜,执法难度大。

  “抓到开套牌车的,最高处罚金额不超过2万,对违法车辆,我们也无权没收或强制报废。”一名基层执法人员也表示,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不高,也成为克隆车司机“知法犯法”的原因。

  对此,梁建伟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套牌出租车驾驶员及制售者,出台更严厉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比如上海对待达到报废年限的套牌车,就会罚没后立即销毁,同时,司机行为也将被纳入个人不良记录,影响就业。”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实习生 赵宁

3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责任编辑:张开放)
分享到:

相关资讯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