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央行再度降息后首个交易日,A股指数表现不温不火,没有出现大涨格局,但个股方面出现了百股涨停热潮,结构性机会涌现。特别是在今年货币政策出现松动之后,随着增量资金的不断入市,各项改革政策以及行业政策的落实或将推动股市持续走高。
央行再度降息后首个交易日,A股指数表现不温不火,没有出现大涨格局,但个股方面出现了百股涨停热潮,结构性机会涌现。分析人士表示,货币宽松兑现对市场估值重心能起到支撑作用,但降息周期已在市场预期中,中期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宽松环境需要更多累积,不宜对这次降息行情有过高的预期。此外,基本面阶段性转暖能否延续以及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程度,将对近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未来出现更多数据和指标印证经济企稳,或将推动股市持续走高。
百股涨停结构性机会涌现
3月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表现不温不火,并没有在降息消息刺激下出现大涨的格局。两市高开随后展开振荡,沪指一度翻绿跌破3300点,最低下探3298.67点,此后随着券商 、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上涨而触底回升。与降息直接相关的大盘蓝筹板块并没有太强势的表现,反而是环保概念在社会关注度提升的背景下表现强势,始终处于领涨地位,盘中各题材均有一定的表现。沪指在盘尾再次拉升,收盘上涨0.78%报3336.28点;深成指盘中最高涨至11955.82点创42月新高,收盘涨1.07%报11884.02点;创业板指再创辉煌,大涨3.06%报1986.99点,距离2000点仅一步之遥。
央行再度降息后首个交易日,A股指数并没有出现大涨格局,但个股方面出现了百股涨停的热潮,结构性机会涌现。从盘面上看,环保工程、仪器仪表、医疗器械、计算机应用、燃气水务等板块涨幅居前;两市没有下跌的行业板块,表现最差的银行板块也整体上涨0.05%。沪深两市共有莱茵置业、新能泰山、紫江企业等125只股涨停,超过2000只股以红盘报收。
广州万隆盘后数据显示,昨日两市资金净流入419亿元,机械、钢铁、有色金属受到资金追捧,以创业环保、计算机、仪电仪表为代表的创业板、中小板则继续吸引资金回流。
不宜对降息行情预期过高
回顾央行最近一次降息和降准,A股随后走势大相径庭。去年11月21日,沪指借助降息利好突破了2400点附近盘整格局,迎来了一波近千点的强势拉升,并由此确立了新牛市起航。不过在今年2月5日降准后首个交易日,沪指高开低走并以全日最低位收盘的尴尬也历历在目。
沪指在3400点附近盘整了近两个月后,是否会在降息利好下复制去年的走势?机构对此出现了一些分歧。
谨慎派如华安证券认为,去年底的那次降息已确立了政策“维稳”的方向,未来若干个季度内这一方向应不会发生变化。流动性方面也会给“维稳”提供一个比较充足的支持。对政策的预期,转折性的变化已在去年底完成,此次降息只是时间上有所超预期,趋势方向上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降息预期会带来流动性扰动,但对于扭转传统产业盈利趋势可能难以发挥明显作用。
中投证券也表示,货币宽松兑现对市场估值重心能起到支撑作用,但降息周期已在市场预期中,中期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宽松环境需要更多累积,不宜对A股降息行情有过高的预期。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此次降息确认我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A股有望伴着降息利好迈向春天。如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降息利好经济、高杠杆行业、房市、股市和债市,经济“入冬”带来政策友好和股市入春。广发证券也明确提出从谨慎转向乐观,认为降息有助于提升市场估值,进一步确认股市从“垃圾时间”向“蜜月期”的转换。
两大因素对市场影响明显
招商证券投顾陈杞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降息之外,还有两方面因素将对近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经济数据局部好转。从最近公布的PMI数据看,官方和汇丰PMI双双回升,尤其是昨日公布的2月汇丰PMI数据超预期回升至50枯荣线上方。由于受到春节因素影响,PMI数据尚不能用来作为经济基本面出现改善的佐证,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宽松政策效果开始有所显现,经济的终端需求也在逐步改善。随着工业企业去库存趋势的延续,如果未来出现更多数据和指标印证经济企稳,基本面阶段性转暖将为A股提供正面支撑。
另一方面,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 ”即将召开,市场进入“两会”窗口期。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两会”期间爆发大级别行情的概率较低,但“两会”后却不乏趋势性机会。在1998年到2014年的16年间,“两会”闭幕之后的3个月内沪指上涨几率接近七成。特别是在今年货币政策出现松动之后,随着增量资金的不断入市,各项改革政策以及行业政策的落实或将推动股市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