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启动并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目前制造业处在大而不强的阶段,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建筑建材:结构性机会大于趋势性 荐9股
2015年结构性机会大于趋势性机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GDP增长7%左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规模继续扩大。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政策趋于宽松。
我们认为对建筑建材行业的影响中性偏乐观。建筑建材是典型的被动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周期,在“新常态”下建筑建材行业进入平台期,2015年结构性投资机会大于趋势性投资机会。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铁路投资平稳,关注海外项目的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从投资规模看2015年的投资规模和14年的8088亿元基本持平,从投资节奏看,受上年基数及新开工项目落地影响,预计15上半年增速将高于下半年。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包括高铁在内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在“一路一带”战略推动下,海外高铁项目的突破或是15年铁路基建内公司投资的亮点。建议关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水利投资空间大,水利工程类公司迎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的57个项目要加快建设,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受各种因素制约,水利投资长期以来是基建投资的短板,各种历史欠账较多。本届政府多次强调水利投资对稳增长的突出作用,预计15年项目落地及资金到位情况将明显提升好改善。015年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将达到700多亿元,较2014年大幅增长75%。二季度是水利投资爆发重要节点。建议关注中国电建,粤水电。
房地产政策趋于全面宽松,对水泥等建材需求的正贡献或在下半年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房地产业去库存加快,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对房地产投资有托底的作用,下半年投资及新开工增速将出现拐点,对水泥等建材需求的正贡献逐步提高。建议关注海螺水泥,金隅股份。
区域开发驱动区域性主题投资机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建筑建材行业不同程度的具有区域性特征,国家重点和优先开发的区域内建筑及建材企业将率先受益。建议关注京津冀和一路一带战略下的新疆区域内建筑建材企业。建议关注冀东水泥,天山股份及北新路桥。华融证券
化工:关注具备壳价值的小市值公司 荐12股
近期市场风格又开始切换至小盘小市值股,有全面消除20 亿市值以下公司的趋势,我们对化工行业30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做了简单统计,截止2015 年3 月5 日,化工板块30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共有34 家,其中12 家处于停牌重组之中,占比约35%;25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约19 家,其中8 家处于停牌重组之中,占比约42%;20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有约5 家,其中3 家处于停牌之中,占比约60%。即市值越小,重组停牌的概率越大。即市值越小,重组停牌的概率越大。
30 亿市值以下公司均可重点关注。目前30 亿市值以下在交易的22 家化工公司中,我们认为均可关注,建议重点关注先锋新材、湘潭电化、大庆华科、永利带业、ST 南化、双象股份、鲁北化工、安利股份、九鼎新材、兴化股份、日科化学、双环科技等公司。海通证券
机械:中国制造2025实现强国梦 荐6股
3月5日,李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3月4号,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中国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在制造业重返美国及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重点推荐蓝英装备、机器人、博实股份、新时达、慈星股份、亚威股份、沈阳机床等。
二、 分析与判断。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启动并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14年底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中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规划,并要将其上升为举国总体战略,力争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3月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李毅中透露:“目前,工信部与中国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5日,李总理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我国目前制造业处在大而不强的阶段,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突出等问题,与美、日、德等发达工业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在这一关键历史期,如何弯道超车成为重要命题,“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制定正是回答这一命题。
创新、智能化、绿色制造、品牌质量将成为规划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谈到“中国制造2025”时指出,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的战略对策和行动计划,具体可分为八项战略对策:(1)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并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 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2)提高产品设计能力;(3)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4)强化制造基础;(5)提升产品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重大装备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推进品牌创建;(6)推行绿色制造;(7)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8)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大投资主线布局“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三大投资主线:(1)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客户资源深厚下游广泛的系统集成商,推荐标的:机器人;(2)某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不断拓展相关领域具备一定客户基础及实践经验的设备制造商,推荐标的:蓝英装备、博实股份;(3)通过内外部合作整合进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上市公司,推荐标的:慈星股份、亚威股份、新时达。民生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