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推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作为吸引民间投资的重要方式,PPP项目近期也加速落地。与此同时,PPP的制度建设和风险防控也成为政策重点。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PPP立法条例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并将持续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加强PPP项目政策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消息,截至7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7867个、投资额11.8万亿元。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中标PPP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约3800个,占比接近47%。
在PPP项目迅速发展的同时,各部门也加大了对PPP的规范和制度建设力度。财政部日前发布了规范推进PPP项目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规范的PPP项目形成中长期财政支出事项不属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同时提出原则上不再开展完全政府付费项目。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就PPP规范项目的标准、违规如何处罚、未来如何支持PPP发展等提出了要求。
有专家表示,PPP项目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在建设、运营等阶段都存在较大风险,要合理制定收益分享、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在之前的PPP模式推广过程中,由于政策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因此,在加快PPP项目发展的同时,进行规范和制度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
记者从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未来将推进PPP项目合理分配风险,由社会资本主要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并承担相应风险。同时,合规签约主体,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充分披露项目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成果转化室主任卓识表示,要加快PPP法制化建设进程,尽早做到有法可依。同时,降低地方政府选择民间投资的合作壁垒,合理分担民间投资的责任和风险承担。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将PPP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8月,国务院再次发文,提出年底前制定出台PPP合作条例。财政部日前也发布了前三批PPP示范项目整改情况,对173个进行分类处置,其中89个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有77个按要求完成整改,完成率达86.5%。
3月31日,财政部明确PPP项目绩效管理内容和评价标准。这有助于让PPP项目更好地实现物有所值、按效付费,有利于PPP项目用好资金,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记者从近日在京举办的第二届开发性PPP论坛获悉:在我国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据不完全统计,在财政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管理库中,已落地的开发性PPP及类似项目近400个,在各类PPP项目中总量排名第四,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
11月12日,2019“全球PPP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改革的宏观方向、预算管理、金融支持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PPP正本清源、规范发展。
近期,多地新一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政策集中发布,地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探索创新模式。《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PPP绩效管理顶层指导文件已在业内征求过意见,出台渐行渐近。
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推动部分地区开展PPP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修订PPP项目绩效管理办法。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PPP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退库?
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明确严控10%支出红线等规范化举措的同时,也明确鼓励民资和外资参与。
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供给方式,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近年来在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作为PPP创新实践的开发性PPP,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许多项目因为地方政府方的资本金难以到位而停滞不前。
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近年来发展较快。26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PPP指数报告》表示,按照区域划分,华中和华东地区PPP发展情况较好,各省市区可分成三个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