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观察 > 正文

中国移动员工眼中的通讯变迁:从仰头打电话到低头玩手机

2018年10月16日10:42  来源:映象网财经频道

5034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围观,这就是手机的诞生。

  手机诞生后20年,1994年,张宇辰拿起了一个小方块,翻开盖子,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他用手机拨出的第一个电话,那时他还是个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20年都要跟这个小方块打交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机务员张宇辰

  张宇辰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的一名机务员,这20年来,他的岗位历经交换维护中心、短信维护中心再到如今的网络优化中心,他既是幕后工作者也是移动用户,透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

  2000元换回一个不用扯着线打电话的手机

  时间倒退20、30年,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手举大“砖头块”扯着嗓子打电话的人,那十有八九是个老板没错了,他手里的就是初代手机——大哥大,昂贵的价格一度让人望而却步。

“大哥大”(图片摄自郑州市档案馆)

  那时,“移动通信”这个词还没出现,“大哥大”似乎也还只是个身份的象征,手机的角色更像是“新鲜玩意儿”,它的便利和未来的发展,没有人能想象得到。

  张宇辰第一次接触到手机是1994年,那时还在上学的他花了2000元“巨资”购入了一台翻盖摩托罗拉手机。这是“大哥大”的第二代产品,机身已经从“大砖头块”变成了可以握在手里的小方块,但本质上还是那个模拟信号机,打电话的时候需要把“头顶”的天线拔出来。

  可是这已经足以把人们从被电话线“捆绑”的日子中解救,走在路上,遇到急事,从包里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就能联系到你想找的人。

一代又一代通讯工具(图片摄自郑州市档案馆)

  那时的手机号还是7位,“号码烧在手机里,一个手机只能用这一个号。”张宇辰说,那个手机更像是一个没有电话线的普通固话,除了打电话,没有别的功能,“那时候话费也比较贵,好像是6毛钱1分钟。”但是这么贵的话费并没有带来好的通话体验,打电话过程中杂音总是不能避免。

  1994年,手机的实用性还没有被重视:在室内有座机,在街上有IC卡电话和报亭公共电话,“手机的使用频率很低。”

  2G时代,手机变成了街头巷尾常见的时髦物件。

  到了1997年左右,也是花了2000元,张宇辰买了一台诺基亚5110。同样的价格,换来的是更好的使用体验。“数字机通话更清晰,而且体积更小,拿在手里一点不占地方。”手机号也从7位变成了11位。

  一部数字手机,标志着新的移动通讯时代来临,这就是2G时代。从1995年到2008年,2G时代的“统治期”长达13年。

  1999年7月,郑州移动开始筹建,张宇辰在那时加入了移动公司。他回忆,当时,新成立的移动公司把移动电话入网费从1200元直接拉到了500元,移动用户数量因此在下一年初扩大了3倍多。

  手机的普及度高不高,曾在移动营业厅一线工作的赵华最有发言权。她回忆,手机的普及,带给他们的影响就是“忙”。每天忙着给客户缴费,忙着给客户办卡,忙着教会客户使用业务,如短信、彩信、彩铃等。

  老刘就是这时候拥抱了移动通讯的浪潮。除了60后郑州资深“土著”,老刘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最早用上河南移动手机通讯的用户。

  “那时候不是只有中国移动嘛,我还记得第一批是137号段,郑州的就是137-0371,各地市都跟着区号走。”老刘说,但是他低估了郑州用户的购买力,省内别的城市号码卖不动,只有0371的号码在极短时间内就卖完了。

  “区号是一方面,还想要个尾号吉祥号。”无奈的老刘当时还托人找关系,又额外花了100元才买到了尾号是8的吉祥号,但是依然没有0371可买,只好买了漯河的号段。为此,老刘还耿耿于怀了好久,前两年才终于如愿以偿换了个0371的号。

  那时,除了手机本身价格高,还有话费,漫游费,以及“月租费”。“当时我记得只有全球通一个产品,月租费每月是50块钱,要交给移动的,话费倒是都消费得起,应该是9毛钱一分钟吧!”老刘一度还觉得挺“亏”的,“全球通一直以来都是以信号好打的口碑,想想算是买个稳定信号。”

  短信,成为2G时代的深刻烙印

  2G时代,手机除了打电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发短信。2G时代让文字传输成为可能,短信也应运而生。张宇辰对短信的印象不可谓不深。

张宇辰在工作中

  那段时间他在郑州移动短信中心工作,2002年,春节短信拜年突然兴起,引爆了短信业务。过年那几天,全省的短信量每天能达到上亿条,张宇辰所在的短信中心也从一个扩容到了六个,才能应对繁忙的短信业务。而在短信刚刚面世的时候,全省一天的短信发送量也不过20条上下。

  碎片时间突然被一条条短信填满,发短信聊天成了一种新的消遣,而且短信比起打电话,也便宜一些。张宇辰回忆,“那时和爱人分隔两地,语音沟通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无疑太过奢侈,靠的就是一条条短信一解相思之苦。”

  短信的风靡让用户们第一次体会到对手机的依赖,每过两分钟就要拿起手机看一眼,耳朵里似乎也总是有短信铃音在回荡。

  越来越多语音通话被短信交流所取代,人们的移动通讯方式第一次发生了转变。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手机套餐悄然发生了变化,短信被包含进套餐,短信条数则成了各种套餐价格差别最主要的原因。

  大街上的公交站牌贴满了“动感地带”手机套餐的广告,海报上印着周杰伦、潘玮柏、SHE这些最受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偶像,“我的地盘听我的”成了一句全国相传的广告语。这个主打短信功能的套餐瞄准的就是年轻人,因为这时候开始,学生成为了短信交流的主要群体。

那时年轻人爱用短信交流

  对青年一代来说,发短信已经成了一种新时代的社交方式。爸妈的“监视”下,不能跟同学“煲电话粥”,联系只能靠短信,1990年出生的王昊对那个时代印象深刻。2005年,还是初中生的她拥有了人生第一部手机,手机套餐首选“动感地带”。

  “动感地带的18元套餐包含200条短信,我们班有手机的办的都是这个套餐。”200条短信,看似不少,平均下来一天也发不了几条。初中时零花钱有限,为了节省话费,王昊每次发短信都尽可能在一条信息里把所有的事儿说清楚,“这样每个月的话费才不会花超。”

文章关键词:中国移动 通讯变迁 仰头打电话 低头玩手机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5G上珠峰 再续新传奇 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珠峰

    4月20日,从西藏传来喜讯,中国移动自今年4月以来正式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4月19日15时30分,中国移动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的3个5G基站开通工作,预计4月25日前完成6500米前进营地2个5G基站以及所有点位的建设开通,届时,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到珠峰峰顶。

  • 奋斗20载 整装再出发——写在中国移动成立20周

    2000年4月20日,是中国通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中国通信业继政企分开、邮电分营之后,再次启动战略重组的大手笔——中国移动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正式成立,

  • “屏对屏” “云签约” 中国移动“云视讯”开启

    4月15日上午10时, “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线上招商推介会” 通过中国移动 “云视讯”隔空召开,会议通过5G技术,运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的方式,

  • 河南省鲲鹏云计算中心落户新乡

    4月15日,新乡市政府与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举行河南省鲲鹏云计算中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将在我市建设河南省鲲鹏云计算中心,预计6个月内将完成智慧城市等相关应用承载,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云服务和鲲鹏云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和技术能力支撑。

  • 建功返校现场、亮相新闻联播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

    据河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响应教育部“五个一律”的要求,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整合信息化资源,及时推出了“校园防疫智能管理系统”,首批建设的全省50所学校,已覆盖学生近10万人。

  •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签署战略合

    近日,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签署5G+自然资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5G通信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社会化服务水平。

  • 驻村书记眼里的春天

    ​在很多人眼里,春天是阳光明媚,绿树红花,潺潺流水。而在中国移动平顶山分公司驻舞钢市八台镇彦张村第一书记尚锦锦的眼里,春天是田地里蔬菜蓬勃的长势,是油菜花散发出的芬芳,是柴鸡下蛋咯咯哒哒的叫声,这别样的春景里蕴含着他和彦张村村民们丰收致富的希望。

  • 天涯咫尺间 中国移动助力国医云端会诊

    情系世界防疫,弘扬国医精神。连续三次保障,彰显移动品质。3月27日下午4点,在河南南阳邓州市中医院云视讯会议室,78岁高龄,行医62年的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唐祖宣,借助中国移动云视讯出席了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第4次会议,文莱、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同仁堂驻点医师同步参会。

  • 抗疫“无影手”,看5G如何成为我们的空气和水

    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响的时候,中国移动5G作为一个新生力量,在商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点上,全力以赴投入了这场大考。

  • 深度剖析:中国移动的千兆宽带为何受到用户认可

      随着国内通信业持续加快光纤带宽升级,我国固定宽带正式迈入了千兆时代,当下,几乎所有宽带业务运营商都在以“千兆宽带”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