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依然是今年金融业监管的主基调,而国资系的金融公司和相关金融业务也将迎来更严监管。一方面,央行将力争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办法,一些投资控股多家金融机构的中央和地方非金融国有企业正是未来被监管的重要对象之一。另一方面,根据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大会的精神,2019年要严控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包括探索建立金融业务和投资基金分类管理及备案制度,建立从集团公司到金融子企业的多层次风险管控体系等。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央企层面,有10余家大型央企都实际控股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实际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而按照公开公布的截至2017年年末或2018年上半年末的数据,这些央企控股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已超过14万亿元。而在地方层面,不少地方国企也涉足金融业务,参控股本地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如天津泰达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集团等。
“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增强资本实力,优化非金融企业自身的资本配置,促进服务业发展,还有利于增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但一些企业投资动机不纯,通过虚假注资、杠杆资金和关联交易,急剧向金融业扩张,同时控制了多个、多类金融机构,形成跨领域、跨业态、跨区域、跨国境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风险不断累积和暴露。”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报告》指出。
除了控股金融机构可能产生一定风险,一些国企盲目开展金融业务的风险也被业内人士所关注。一位国企人士对记者说,有的国企片面追求规模,投资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并且大量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导致风险迅速集聚,投融资及担保能力出现问题,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到了主业的生产经营。
针对以上风险,监管部门已经有所行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报告》将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和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设立、专门管理集团内金融业务的资产运营公司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分类。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把“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作为今年重要工作之一,而记者了解到,央行正在对五家机构进行模拟监管试点,其中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为国有企业。
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监管方向,未来金控公司将明确市场准入,金融公司或将进行持牌经营,未经许可的机构将不能从事金融控股公司活动。与此同时,未来也应着眼于集团总体,从金融控股集团、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机构三个层面衡量资本充足状况。另外,为严格控制债务风险,防止高杠杆投资,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率应当保持在合理比率之内。同时,对于金控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也将进一步严格监管。
2018年,国资委已经印发相关文件,并组织开展了中央企业金融业务全面风险自查以及中央企业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排查等。2019年,也把防风险列为重要任务之一。
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大会提出,2019年要严控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会议也指明了下一步监管的方向和要点,强化对期货、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务管控,探索建立金融业务和投资基金分类管理及备案制度。严控金融业务新增投资,对主业经营效益不佳、产融结合效果不明显、风险隐患较大的存量业务进行清理整顿。规范开展金融衍生业务,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严禁任何投机。建立从集团公司到金融子企业的多层次风险管控体系,加强金融业务运行监测,强化金融与产业间以及各金融子企业间的风险隔离。
“防范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金融风险是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类,下一步特别要对期货、信托等金融业务进行管控,还要严禁金融衍生品业务中的投机行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表示。
第四批100家以上国企混改试点名单即将出炉,有条件的“双百企业”实施混改也将积极推进,国企混改进入实质落地期。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正在筹备设立中,首期规模有望达800亿元。
国资委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引导中央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与中央企业共同努力、共克时艰,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国资委4月14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国有资本运行和配置效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就加强中央企业参股管理研究制定文件,组织中央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切实规范参股经营投资行为。
在近日国资委召开的部分重点行业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国资委将进一步对中央企业分行业分企业精准施策,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积极协调解决中央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全面推进复工复产。
30个“应当”、11个“不得”、1个“严禁”,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面, 国务院国资委对原有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给中央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划定了“红线”。
1月3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宣布加入“气候行动100+”。该行动于2017年由投资者发起,旨在确保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采取适切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平安为首家签署“气候行动100+”的中国资产拥有者。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24至25日在京举办,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定调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方向。他指出,明年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出台实施,要以落实方案为契机推动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
记者3日在“2019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中央企业境外单位已有1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7.98万亿元,成为国家经济、外交、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确保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绝不越位。”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27日国资委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说。
郝鹏表示,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监管定位和理念上,要从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者转向基于出资关系的监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