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打造政府权力清单和政府责任清单,以三张清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强化市场监管对公平竞争的审查,破除妨碍公平竞争的体制障碍;推动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统筹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自由有序流动……在“首届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上,围绕加快推进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释放了诸多改革创新信号。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同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最高形态。与会专家表示,海南从自贸试验区走向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首要关键。要以“三个转变”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各方对海南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信心。
自贸区建设加码势在必行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自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花落上海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了“1+3+7+1”的雁阵格局,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71项改革试点经验,有效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并在吸引外资、外贸进出口等方面持续领先,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8%,占比达到11.9%,高出全国6.4%的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
新的形势对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高地的改革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论坛上指出,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驱动,进一步扩大开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自身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自贸试验区过去是政策洼地,未来是制度高地,建设加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体上倒逼改革的过程。”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存在联动关系,即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其他地方同步跟进,在动态地推广复制过程中,寻求更多突破,加速打造我国国际化和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形成更高水平开放。
关键领域须酝酿重大突破
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提速和加码,就必须触及关键问题,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迟福林说,“要加快形成与高度开放形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安排。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迟福林之前对记者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尽快完善一些无具体限制条件的特别管理措施,最大程度消除市场开放的隐性壁垒,减少寻租空间。
“在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我们还要打造两个清单,一个是政府权力清单,一个是政府责任清单。”徐洪才建议,以三张清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徐洪才指出,要把权力装进笼子里面,法无授权不可为。以权力和责任清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政府部门和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很大的挑战。同时,要增强各级政府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法有规定必须为。
对外开放的关键还在于营造开放、公平、法制、透明的市场环境。迟福林表示,“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地靠改善投资环境。我们要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在产权保护、竞争中性、反垄断等市场环境建设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加强规则制度建设,建设法治化的开放环境。”
另外,作为开放的核心领域和深水区,金融业的开放一直备受国内外市场的关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彦峰表示,当前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当中要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率先形成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其中进一步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便是重要内容。
“推动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健全国际金融中心规则相衔接的贸易制度体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统筹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开放,努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陈彦峰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在自贸试验区内,越来越多关键领域将实现突破,并带动我国全方位开放再上新台阶。
建设自贸港打造开放新高地
标志着中国开放新高度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迟福林指出,通过制度性开放加快从自贸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过渡,是海南对外开放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任务。
迟福林建议,要在海南全面开展强化竞争政策的试点,率先实现 “三个转变”,即经济活动由地方政府间竞争向企业主体间竞争的转变,经济政策由产业政策为导向向竞争政策为基础的转变,市场监管的重点由一般市场行为监管向公平竞争审查的转变。
“中央要求海南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海南从自贸试验区走向自贸港,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首要关键。”迟福林说,率先实现上述“三个转变”能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明显提高海南的行政效率,增强各方对海南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信心。
联办财经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伟认为,要以制度性改革吸引高端产业和特定产业落地海南,核心内容就是要借鉴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当中货物贸易协议原产地规则的做法,让货物在海南实现增值,打造特定标准。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看来,探索海南自由贸易港,既要有统领全局的基础性制度条例,也要有专项文件、制度、法规,还需要有更开放的具体领域,比如说开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互联网领域。
“总的来说,要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条例清楚的制度,要有一些投资几十亿上百亿,且没有污染、各种人才集聚的项目。”黄奇帆说,这样一批项目的启动,若干年后会对海南发展有重要意义。
近日,在辽宁等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周年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三年来,7个总体方案确定的1055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37项制度创新成果。
12日,记者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自贸区港司副司长袁园透露,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压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方面加大探索。
如此安静的早8点的郑州,也许你从未见过:没有川流不息的早高峰,甚至没有晨练的人群。但是郑州银行自贸区支行的张冰主任和她的三位同事却看得清楚。
我国对外开放再启新征程。2019年12月31日,《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全文公布,并与《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司法解释》等多部重要法律法规于2020年1月1日同步实施,共同构成我国法制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一批6个自贸试验区的批复,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分布已经形成东西南北中全覆盖的区域布局,并在更广范围内进行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试。
据路透社报道,11月2日至4日,第3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本次会议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以下简称“RCEP”)的谈判备受关注。
近日,作为浦发银行郑州分行“金融+场景”生态体验网点,这家位于商鼎路的银行将以全新身份亮相。将金融属性嵌入生活服务,开展多元化经营业态的银行场景金融新模式尚属“新鲜事物”,该支行的开业或将掀起新一波网点变革热潮。
记者获悉,目前包括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在内的新一批6个自贸试验区以及临港新片区,正在根据实际情况开列制度创新清单,在市场准入、证照分离、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酝酿优化措施,其中财税、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多重利好已经陆续落地。
超过200家企业在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揭牌当天完成商事登记、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打造“企业开办一次办成”平台、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新设企业增长超七成……揭牌一个多月以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省区的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传“捷报”,取得了良好开局。
优化对外开放区域格局的需要。此次扩围之前的“1+3+7+1”共12个自贸区绝大部分位于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只有四川、重庆、陕西三个内陆省市,云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沿边大省区均没有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