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空因素不断,致使国际油价接连下跌。受此影响,一季度国内成品油批发行情呈现大幅下滑走势,市场整体购销气氛较为低迷。据金联创统计,截至3月24日,国内主营柴油成交均价约为5288元/吨,较去年末跌1619元/吨;92号汽油成交均价约为5290元/吨,较去年末跌1714元/吨。
零售市场方面,国内零售价调整一季度将经历6次调价窗口,截至目前,成品油零售价已经历2次搁浅,3次下调。据金联创测算,截至3月24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26.75美元/桶,变化率为-32.24%,对应的汽柴油应下调1150元/吨,但由于参考油种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因此3月31日调价窗口大概率搁浅。因批发价格跌幅略小于零售,故一季度批零价差基本维持中高位区间震荡。
后市而言,国际疫情防控仍需时日,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持悲观心态,国际原油或将维持低位震荡,而受国内“地板价”机制影响,消息面对市场指引力度有限。国内供需将占据主导:地炼原料成本持低,高利润或将驱使地炼开工率维持高位,与此同时,国内汽柴油出口受阻,预计部分出口资源将转为内销,国内汽柴油供应量或持续走高。
不过,国内终端需求亦将不断提升。二季度国内企业将回归正轨,且国家为迅速发展经济,可能进一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各地区将积极恢复在建以及新建工程基建等项目,柴油终端需求必将持续向好。随着疫情形势转好,私家车出行料将增加,但大众顾虑难消,汽油终端消耗提升或不及柴油。综合而言,消息面指引有限,国内供需有望好转,二季度国内汽柴油价格有望止跌反弹,且柴油行情或强于汽油。
4月21日,在经历了前一夜WTI 5月即期合约开创历史的跌至负值后,将于本月月底交割的布伦特6月即期合约在亚市盘末起转入下行行情并以罕见的速度迅速走低,而WTI 6月活跃合约的价格在此行情带动下也由涨转跌。
刚刚过去的周末,世界头号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发起一轮油价“闪电战”,反击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即“秒崩”,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0%,这是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19年度最后一次成品油调价,以上涨收官。经济日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12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和230元。
截至11月12日,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共经历十二次上调,三次搁浅,七次下调(包含4月1日因增值税税率调整相应下调),其中,汽油零售价累积上涨320元/吨,柴油零售价累积上涨330元/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近日发布《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提到,成品油价格暂按现行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适时调整,将视体制改革进程全面放开由市场形成,预示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再提速。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10月8日至10月18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3.62%。
继上轮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2019年第十一次上涨。9月18日,发改委发布通知,9月18日24时将上调汽柴油限价,每吨汽油、柴油均上调125元。
20日24时,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本轮调价期内,国内原油变化率均值持续处于低位,预计国内成品油将迎来“两连跌”。
今日(6日)24时,8月第一次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多数机构认为,此次国内成品油价压线下调与搁浅均有可能。
5月5日,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3月以来,海关总署、全国打私办组织广东分署及22个直属海关和12个省(区、市)打私办集中开展打击整治非设关地成品油等重点商品走私专项行动,查证涉案成品油数量约100万吨,案值66.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