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木市场乱象调查:小作坊占六七成 漫天要价

2013-05-24 08:54    来源:云南信息报

  加工

  大企业拼不过小作坊

  目前,红木家具市场可谓是“琳琅满目”, 仅沙发就有迎客松沙发、如意沙发、风云大沙发等多种。“琳琅满目”的背后隐藏着“乱”。

  “乱”成了业界人士对昆明,乃至全国红木家具市场的评价。“以价格为例,同样的红木家具在不同的店喊价不同,漫天要价比比皆是,少则相差几千,多则相差几万。”昆明显成家居营销总监龚南竹说。

  “之前,曾到一客户家帮忙保养一把椅子,在底面发现一块10公分宽的白边,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10。”昌宏中路百盛家具城“连天红”的一位女销售人员说,“木销钉、胶粘、镟制等有悖正常红木家具制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张伯林将这样的乱象归结于小作坊生产。

  “一个几十万开起来的红木家具生产小作坊,没有烘干、雕刻等成熟加工数据,行业不混乱怎么可能呢?”据他透露,昆明市场上的小作坊产品已占到整个市场的60%至70%,“昆明有一两百家红木家具加工小作坊,几乎没什么真正的品牌”。

  由于作坊小,在加工一套沙发时,可能会出现只有沙发而没茶几的现场。“在一些商场里便出现"组合套"。”昆明林达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居然之家百集龙直营店销售经理张红坚说,“这样的"组合套"往往比大企业生产的整套便宜得多,便占有市场先机,有时甚至会因此而引发价格战。最终,都是以大企业败下阵来收场。”

  在大企业和小作坊博弈的过程中,似乎受伤的永远是大企业。小作坊由于没有足够的研发资金,在设计、款式等方面也开始模仿起一些大的生产企业,一些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便以假乱真。一些小作坊老板甚至在模仿张伯林制作自己的名片。

  在张伯林眼中,没有个几百万,最好别涉足红木家具行业,否则就是浪费资源。“由于小厂资金有限,主要使用小料,而且还不使用风干技术,导致做出来的红木家具常出现变形、开裂等坏现象,不利于行业的正常发展。”他把希望寄托于政府身上。

  2012年8月1日,《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红木家具的产品分类、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并规定红木家具产品必须配备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明示卡。对此,有半年缓冲期至今年2月份。

  眼下,已至5月底了,在记者走访的昆明上述红木家具市场,为家具“佩戴”了产品质量明示卡的店没见着几家有。张伯林为记者展示的“产品质量明示卡”包含三方面内容: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严格说来,没这卡的红木家具都是有问题的。”

  记者在离开之际,向张伯林要了一张“产品明示卡”。他再三叮嘱:“一定不能向外流出,免得又被小作坊给模仿。”

  • [1] [2] [3] [4] [5]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科技频道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