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正在加紧组织开展“十四五”电网规划研究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规划报告编制,上报国家能源局。其中,被称为“新基建”重头戏的特高压将加快推进,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种“重金”布局的趋势在今年已经显现。作为电网投资的主要力量,国家电网连续上调2020年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至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在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一批工程正在力争年内核准并开工。南方电网公司(下称“南方电网”)也在加速推进以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批特高压工程加速启动
3月30日,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陕北-湖北工程”)湖北段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湖北未来三年新增近3000千米输电线路、1400万千瓦输电能力的特高压工程建设大幕。
据介绍,作为“特高压输电升级版”的首批示范工程,陕北-湖北工程总投资185亿元,其中湖北境内投资60亿元。涉及上百家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科研单位,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
这是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提速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以来,发展特高压先后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今年来更是因为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成为“新基建”的重头戏。
2018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将陕北-湖北等“5交5直”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规划。“目前部分工程已启动建设,部分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国家电网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11交11直”特高压工程,项目累计投资超过4300亿元。目前正在加快建设1000千伏潍坊-临沂-枣庄-菏泽-石家庄、驻马店-南阳、张北-雄安交流工程和±800千伏青海-河南、雅中-江西、陕北-湖北直流工程,计划2020-2021年建成投运。加快推进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交流工程和±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全部获得核准并启动开工建设,2021-2023年建成投运。
南方电网昆柳龙直流工程以及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目前也在加快推进,这两个重点项目及阳蓄、梅蓄等电源工程总投资额超过488亿元。
充电桩迎来万亿级市场机遇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是“新基建”的另一大领域。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台,私人充电桩70.3万台,车桩比约为3.4:1,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的指标。
在“新基建”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推出新举措,力促新能源车充电业务发展。
企业也纷纷抢占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南方电网累计投资31.8亿元、建成充电桩3.16万个,累计充电电量4.5亿千瓦时。据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透露,计划在未来4年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
国家电网强调加快带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寻找合伙人”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合伙人与国家电网一同共建共享充电桩。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营范围含“充电桩、新能源智能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的企业将近8.2万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车销售有望突破1500万辆,保有量有望突破8000万辆,届时纯电动车辆或达到6480万辆。如果严格按照1∶1的桩车比来测算,从2021年到2030年的10年时间内,需要新建桩6300多万个,形成万亿元级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电力“新基建”带动作用明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表示,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将充分拉动各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开复工,有助于经济“重新启动”,重回正常轨道。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57.8万家电力企业。特高压相关设备企业有15万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过60家。
据介绍,2020年国家电网初步安排电网投资4500亿元,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9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社会发展预期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室主任伍声宇看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阶段及疫情过后,全社会用电用能会迎来回补,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回补将更加明显。同时,以5G基站、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其他“新基建”领域均是耗电大户。特高压等基础设施开工复工是提前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准备,进而进一步保障“六稳”。
3月30日,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在视频调研中要求,要抓住“新基建”机遇,推进特高压发展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建设,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支持上下游企业发展。在日前公司召开的“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他也强调公司“十四五”规划要把握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认为,放眼“十四五”,西电东送仍然有着显著的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再新增一些特高压线路。他同时强调,“十四五”期间,电力系统安全要认真考虑集中式发电、远距离输送和分布式发电、就地消纳二者之间密切结合的问题,集中式与分布式的结合,远距离输送与就地消纳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能源安全。
当前,各地新基建投资开足马力,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5G建设更是呈现全力加速状态。在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工期的同时,各地方和三大运营商正加紧细化5G商用“脚本”。其中,5G消息商用步入倒计时,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个领域蓄势待发。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节奏正逐步回归正轨,复产复工进入“快车道”。近日,湖南、山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多地“新基建”项目库相继出炉,“新基建”作为发展“催化剂”将逐渐显露头角。
5G、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再次站上风口。据统计,本月以来,“新基建”成为公募密集调研的热门领域,首批新基建ETF也于近日申报。
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各地专项债发行规模共计10165.31亿元,突破万亿,占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的近八成。专家认为,未来发挥专项债作用的关键在于项目有进展、资金能落地,应促进在建项目尽早开工,疏通项目堵点。
新型基建投资是2019年稳投资的最大亮点,也是创新引领高质量投资的典型代表。《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目前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力度和规模空前。
今年以来,基建项目密集批复、开工,各地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纷纷上马,基建补短板步入快车道。专家认为,2019年宏观政策转向逆周期调节,基建投资加快步伐将对投资增速起到托底作用,5G、物联网等“新基建”成为亮点。
近日,5G商用日程提速、光伏平价上网和家电汽车下乡等行业利好信息频频出现,A股市场的人气也在逐步回升中,每天涨停股家数都超过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