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通道、控地产”以外,“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正成为信托监管的新目标。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多家信托公司接连收到相关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要求压缩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并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
记者了解到,近日各地银保监局向辖区信托公司传达2020年信托监管要求,主要包括: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按照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要求,制定年度“去通道、去嵌套”整改计划;持续整治影子银行乱象,要坚决清理非标资金池,持续压缩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继续大力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管控,原则上2020年各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余额不得高于2019年末存量规模。
据悉,监管部门已对2020年的压降规模有初步计划,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将压降近万亿。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信托业未来肯定要逐步压缩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推动信托公司培育发展财富管理信托、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
随着金融领域监管加强和“开前门、堵后门”的稳杠杆政策持续,自2017年以来,信托行业先后经历多次强监管政策“洗礼”。用益信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止,3月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1803款集合信托产品,共募资1720.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070款2632.4亿元的规模,募资金额下降了24.6%。
“集合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再次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中。”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在优质基础资产稀缺且违约风险上行使得信托公司展业和投资者选择更加谨慎的同时,集合信托产品收益下行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产品吸引力有所下滑。
11日消息,据用益信托网统计,8月房地产类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402.68亿元,环比下降37.83%,占当月信托产品发行总规模的29.90%。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信托监管政策收紧效果开始显现,房企融资“凛冬”已至。
在去通道、降杠杆、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行业大环境下,68家信托公司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收官季。其中信托行业的利润总额为727.05亿元,与2018年大致相当,不过信托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1.6万亿元,较2018年末下降4.85%。
当前,房地产信托仍是信托业务重中之重。用益信托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4月份房地产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365.70亿元。在信托公司“猛攻”地产投融资业务的同时,房企发债也呈现回暖态势。
随着60多家信托公司业绩陆续公布,2018年信托行业成绩单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全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和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超过六成的公司出现净利下滑。
近日,渤海信托称其成功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成为信托行业极少数获批对接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公司之一。《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2015年外贸信托成为首家接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托公司。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资产管理规模,一边是高企的涉诉金额。68家信托公司的2016年年报及其他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一年共有32家信托公司涉及案件诉讼,占信托公司总数的47.1%,而涉案金额合计达227.94亿元。
近日,国通信托(原名方正东亚信托)揭牌,这一更名原出股东结构变化,去年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50亿元从方正集团受让57.51%的股权,持股67.51%并实现控股。
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10月份56家信托公司共计成立160款信托产品,其中131款产品公布了成立规模,产品总成立规模为235.67亿元。9月份的总成立规模为523.89亿元。
目前销售最火爆的是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与之相反的是,由于近期股市行情不佳,证券信托产品销售量非常惨淡。受访的几家信托公司表示,公司正谋求转型,开始将目光转向非传统型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