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采取措施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
投资者可验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
昨天下午,银监会举办“化解金融风险 引领银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银监会对现行监管规则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借鉴国内外监管实践,起草了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拟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
同业理财产品规模连续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延续了增速放缓的趋势,同业理财产品规模和占比连续12个月环比下降。
据介绍,2017年以来,随着银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在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总体呈现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860亿元,比2016年少增5.1万亿元;同比增长1.7%,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11个月环比“双降”,较年初减少3.4万亿元,下降51%。
理财产品全国统一登记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指出,银监会一直高度重视理财业务风险和监管问题,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一是持续推进制度建设。陆续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监管规定,逐步形成理财业务监管框架。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2017年以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为重点,开展“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推动理财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指导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立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初步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穿透式信息报送,也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登记编码的验证查询服务,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
投资者可自行验证理财产品真伪
据中国银监会2014年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39号文),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客户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n)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中国理财网查询功能栏明示:“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是您判断产品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依据。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或15位编码。”
点击中国理财网“个人理财产品查询”页面,北青报记者看到,每款产品除了标明产品名称、登记编码外,还注有发行机构、起始终止日、投资期限、收益类型(保本浮动收益、保本收益或非保本浮动收益)、风险等级等信息。
据了解,广大投资者可通过在中国理财网输入完整准确的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或产品名称,查询核实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有效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记者 程婕)
一起横跨豫陕两省涉及19家银行190亿元贷款的假黄金骗贷大案被银监会曝光。” 8天之后的1月27日,中国银监会通过官网再次公布一起极为恶劣的“违规票据案”——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018年1月银监系统已开出497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8.98亿元。
银监会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若干重大挑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市场化专业化金融支持。
银监会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若干重大挑战。
罚单的递出方,没啥稀奇,是银监会,但是接收方就比较有意思了,是长期有着“零不良贷款记录”的明星企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经银监会查实,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1月24日,银监会官网发布文件称,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于23日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会议强调,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理直气壮强监管。
1月14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以下简称通知),对2018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出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银监会明确列举的2018年重点整治内容中,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2018年伊始,金融监管部门就接连放出“强监管”猛料:银监会1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等被列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
银监会发布通知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专家称,今年可能有小银行处于破产边缘 开年不到半个月,银监会发出第三道监管文件。1月5日,银监会发布实施2018年第1号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股东的范围、责任和监管,加大了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股东的惩戒力度。
2018年伊始的第一个周末,银监会便连发三文,市场将其解读为强监管的信号将会在新年得到延续。这三份政策文件分别为《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矛头指向银行股东乱象、影子银行乱象等行为,亦是契合穿透性监管思路的体现。
监管层防范金融风险,弥补监管短板呈加码态势。银监会6日下发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下称《委托贷款办法》),这是继5日连续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再次强化对金融风险的管理。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获悉:为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加强风险防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于近日正式发布。
备受市场关注的社会资本“举牌”或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持有银行股权、违规使用非自有资金入股、代持股份、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滥用股东权利损害银行利益等现象,今后将有明确的监管措施。
银监会近日发布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件”中涉案出资机构处罚结果,13家出资机构被合计罚没13.41亿元。
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业务监管“绳索”再次被勒紧。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或实现资产虚假出表、对信托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