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最严新规下的大洗牌正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域展开。《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PPP项目库大清理时限日益临近,各地项目库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一些财政承受能力较差的地区会有部分项目被清理出库。在此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观望清库进展,目前不少银行都已经暂停对PPP新项目的审批。
财政部去年11月下发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即92号文)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其中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项目,已经入库的也将被清理。通知还设定了时限,即明确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集中清理。
随着清理大限日益临近,各地清理PPP项目库的节奏也在加快。“各个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包括评审、评估,召开专题动员会议统一部署,制定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等都在进行。目前来看,会有一些项目被清理出库,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较差的地区。不过总体来说比例应该不大,地方还是希望尽量把项目留在库里,业内也担忧清理出库的项目太多会造成比较大的连锁反应。”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全面清理项目库,将条件不符合、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完善的项目清理出库的同时,多地都要求各县(市、区)财政局以此次清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PPP项目库动态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要根据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政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PPP项目各阶段信息录入平台,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一方面,项目库的全面清理在提速推进,另一方面,有不少新增项目被按下“暂停键”。记者了解到,在地方清库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观望清库进展,目前多数银行都已经暂停对PPP新项目的审批。还有地方人士表示,在92号文等文件发布之后,省里对新项目审批已经非常慎重。
对于业内来说,去年四季度开始的一波史上最严厉规范政策,对PPP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是财政部92号文,这一最严新规中明确的集中清理和动态化管理打破了“项目库即保险库”的所谓惯常思路。随后,国资委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加大了对PPP项目投资主力军的管控力度。
去年11月,一行三会等五部委还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业内认为,由于PPP项目资本金融资多通过各种资管业务取得,这一资管新政的出台将对现行PPP项目资本金融资模式产生实质影响。
事实上,早在政策发布之前,主管部门就已经释放出严管信号。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此前强调:“我们宁愿把步子放稳一点,把质量提高一点,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PPP之树在中国能够常青。”他指出,财政部角度的顶层设计将实现几个转变:从单纯关注项目落地数量,向关注项目规范性转变;从重视增量项目,向更加重视存量项目转变;从关注短期效益,向关注中长期效益转变。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去年也表示,在PPP改革实践中,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的风险。对此,我们应高度警惕并要切实加以解决。
“规范”正在成为PPP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财政部PPP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管理库和储备清单PPP项目共14424个,总投资额18.2万亿元,同比上年度末分别增加3164个、4.7万亿元,增幅分别为28.1%、34.8%。
对于今年PPP项目的推进进展,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预计上半年受到冲击会比较大,金融机构的观望使得项目融资困难。此外,建筑类央企参与的规模也会有所下滑,考虑到目前还没有民营企业具备实力能承接央企腾挪的空间,对PPP项目总量会有影响。伴随清库的结束和银行放贷的恢复,下半年预计会回暖。
“2018年是中国式PPP的政策完善之年,是困扰PPP发展系统性问题的解决之年,是为PPP行稳致远打好扎实基础之年,是PPP从量增到提质的转换之年。”在他看来,避免短期内过大幅度的波动、顺利进入平飞阶段是2018年的首要任务。PPP进入平飞阶段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中国式PPP的独特模式。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管理库和储备清单PPP项目共14424个,总投资额18.2万亿元。
一场规范PPP模式发展的风暴正在刮起。近日五部委公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PP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银行积极入场,不少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对于PPP项目的储备相当积极。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是PPP当前面临的困境。
经过4年努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
记者获悉,财政部将强化10%的财政支出红线,重点警惕明股实债等风险。与此同时,财政部还将启动全国PPP入库项目的一轮大筛查,坚决清理筛查不规范项目。
日前,贵州、陕西、云南等省份先后出台推进PPP发展的规划,总投资达数千亿元。与此同时,各地的PPP项目也集中发布。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我省今年共有22个PPP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金奖励,资金总额3.74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较第二名多出2.32亿元。河南省有示范项目58个,总投资规模1010亿元,其中52个项目进入执行阶段,落地率89.66%,超出全国平均落地率18个百分点,示范项目数量和落地项目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意向项目库新增项目90个,总投资1277亿元,涉及郑州老鸦陈棚户区改造、机许城市快轨等项目。据介绍,新增的90个项目分布在郑州、许昌、新乡、汝州等多个市(县),涉及文化旅游、教育、生态、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
伴随着多个政策陆续落地,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预计迎来快速扩容。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三部委最新发布的财金〔2017〕55号文,符合标准的PPP项目在建设期也可探索进行资产证券化,且明确提出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鼓励各类市场资金投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
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同去年一样继续提出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分工表中,这项改革任务的责任单位为“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两会之后,PPP毋庸置疑的成为最热的热点之一。从基建投资到资本市场,PPP模式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有机构估算2017年PPP落地规模约为2.7万亿元。
根据交易所对“PPP资产证券化”所开通的“绿色通道”,交易所将对此类项目施行“即报即审,5个工作日内给反馈”。这意味着,市场此前期盼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距离正式落地之日,已非常接近。
今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54个新的PPP项目已确定增入省财政厅PPP意向项目库。对中牟陇海铁路桥至大王庄弯道段河槽进行疏挖,长13.1km,以利于汛期洪水平稳下泄。
昨日,省财政厅牵头,我省PPP重大项目签约和PPP重点项目专题推介活动在郑州举办,本次共签订项目74个,总投资2100多亿元,这是我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的PPP项目签约与推介活动。
相较于第一批示范项目,财政部对第二批项目设定了更为严格的申报流程和审批标准,从中也可以看到财政部对未来推广PPP项目的整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