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初黄浦江畔一声宣告,科创板被提出。它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
科创板甫一推出,就引起了资本市场各界的极大关注。围绕科创板与注册制,监管层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出台相应规则,各地方政府立刻跟进,大力推动。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不少于12个省市出台相关科创板鼓励政策,其中至少有5个不同省市已经明确给出真金白银奖励,最高奖励1600万元,最低奖励200万元。
作为近期资本市场上的高频词,科创板的每一步动作也引发热议。业内人士看来,因科创板的高成长性,在注册制试点下,科创企业的估值定价显得尤为重要。
从传统估值体系和估值方法来看,科创企业估值的确遇到了难题。科创板上市企业集中在创新与科技发展领域,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软件等。其中,不少是初创公司,它们的市场历史不长,缺少过往数据,并且大多具有轻资产特征,核心资产为研发成果、专利或技术,带来的利润具有滞后性及不确定性,当期经营成果不能体现专利或技术资产的价值。传统惯用的估值法在这里难以进行,现金流预测也将遇到瓶颈。
如果采用相对估值模型进行横向比较,由于科创企业的高新特点,往往很难找到相似度较高的同类标杆公司,有很大可能会导致科创企业估值过低。
随着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近,市场对科创企业上市估值如何评价,如何重建一个全新而有效的估值系统等较为关注,这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难预见,科创板对未盈利的创新型未上市企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它将重塑估值体系,重构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拥有行业壁垒优势、技术实力雄厚、研发能力优秀、成长性持续看好、在科技细分垂直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科创企业,将享受充分的估值溢价。
有投资者表示,要紧紧把握住此次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关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行业企业。在资本市场春天到来之前,科创板也成为很多机构热情期待的新机遇。当下,行业估值生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4月29日,随着光云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开板九个多月时间后,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正式达到100家。
上海证券交易所27日发布相关文件,对科创板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规则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暂未达标”但短期内能够达标的,也可先行提出申请。
下周(1月20日到1月23日),春节前最后的交易时间,A股迎来解禁高峰,78只个股2978亿元限售股解禁,环比本周的365亿元市值解禁猛增716%。
距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已有5个月时间,市场逐步回归理性。12月上市的建龙微纳成为科创板首日破发第一股,另有5只个股出现破发。公募基金表示,仍然非常看好科创板的机会,积极参与打新等投资,但选股会更严格。
WIND统计数据显示,4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发行价为43.28元,发行市盈率为53.16倍(行业市盈率为16.52倍),募集资金合计6.26亿元,保荐机构为中天国富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天国富证券和中原证券。
科创公司实施重组上市,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要求,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印发《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其中明确,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科创板上市实施混改;股东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及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
科创板开市百日现三大新变化:破发、未盈利企业过会、“试验田”经验将逐步复制。业内专家称,科创板平稳运行激发了市场活力,未来经验的复制推广将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生态优化。
11月6日,科创板昊海生科与久日新材两只个股盘中破发,这是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次出现破发。分析人士指出,破发是市场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科创板出现破发表明市场化的定价和发行机制正在显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