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财经观察 > 正文

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 今年43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2019年05月29日09: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5034

  进入5月份以来,已有15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创今年以来单月立案调查数量新高。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3家上市公司或董监高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加上此前被立案调查的33家公司,总数达到76家。*ST凯迪、*ST康得、*ST华泽、天翔环境等公司因立案对象或事项不同被两次或多次立案。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成为这些公司被立案调查的重要原因,且违法违规情形在数量、金额上均大幅增长。

  被立案调查公司数量大增

  5月28日,*ST赫美公告,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至此,5月以来已有*ST秋林、聚力文化等15家公司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创出今年以来单月被立案调查公司数量之最。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数量大幅攀升,已有43家上市公司或董监高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而此前已被立案调查的公司达33家。

  部分公司在被立案调查之前已有前兆。有的公司问题缠身,且被立案调查后股价则连续跌停。

  以*ST赫美为例,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频频收购高知名度标的,并购易到、与英雄互娱重组,但均以失败告终。4月2日,深交所对*ST赫美下发的关注函指出,公司3月28日公告中表示英雄互娱重组项目进展顺利,4月2日即表示股份转让协议终止,要求自查是否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是否充分披露重组终止风险,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组。

  *ST赫美的股价则坐上过山车。2月1日至3月21日,公司股价从年内最低点5.41元/股一路上涨,最高涨至21.41元/股。随后则快速下跌,自4月29日开始已经连续18个跌停。

  因涉嫌财务问题遭立案调查的公司不乏曾经业绩优良的“白马股”。1月22日,*ST康得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8年10月29日,因实控人钟玉未披露与中泰创赢之间的一致行动关系,*ST康得及实控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信披违规是主因

  从立案原因看,在被立案调查的76家上市公司中,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为主要原因。随着立案调查的推进,大股东资金占用、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情形不断暴露。

  4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由于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造成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ST康得同日公告,122亿元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2018年7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信息披露违规案件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财务造假手法隐蔽复杂;二是涉案领域涉及公司债等业务;三是多种违法行为交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违规资金占用、恶性利益输送等严重违法的线索;四是不少案件违法手段恶劣,有的持续多年实施财务造假且金额巨大,有的还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项违法犯罪。

  除了信披违规,深大通则因为暴力抗法被立案调查。5月23日,深大通公告,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及实控人在证监会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未予配合,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根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立案调查。

  5月以来被立案调查公司大幅增长,这与部分公司未能及时披露财报有关。截至4月30日,*ST毅达、*ST新亿、华泽退、*ST长生、*ST东南未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证监会决定对这5家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严守“四条底线”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数量大幅攀升。其中,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情形在数量、金额上均出现大幅增长。对于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是公司治理不规范。这是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病根;二是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高于违法成本;三是公众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参与监督的难度大。

  上海天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认为,不少企业经营存在压力,有的企业想掩盖经营不善等情况,导致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增长。

  刘俊海建议,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关键还是要标本兼治。从治标而言,抓住典型案例,稳准狠进行打击。同时还得治本,要找准病灶,进一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监管部门可以委托一些专家、律师担任上市公司治理监督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依法依规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监管,还是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要提高监管效率和威慑力。

  今年5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对于问题严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证监会将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追究公司特别是大股东、上市公司董监高、实控人的责任。

  刘俊海认为,监管将越来越严。为打造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建议加快监管转型,加上证券法的修改,统筹解决“放管服”的问题。放就是简政放权,管即事中事后监管,服是服务于投资者权益保护,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与长期繁荣稳定。(记者 欧阳春香)

文章关键词:上市公司 立案调查 违规担保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光大银行携手光大证券等兄弟单位举办河南省上市

    4月23日,中国光大集团下辖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等单位联合河南省证监局、河南上市公司协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专题培训暨‘光大服务季’专题合作对接会”。河南区域内全部82家A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系统参加了本次会议。

  • 近3000亿!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潮下周来袭 首批

    下周(1月20日到1月23日),春节前最后的交易时间,A股迎来解禁高峰,78只个股2978亿元限售股解禁,环比本周的365亿元市值解禁猛增716%。

  • 去年222家上市公司遭监管处置 涉及人员超千人

    证券监管系统对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沪深交易所共计对22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纪律处分或监管关注,涉及的董监高、中介机构等当事人合计达1265人。

  • 让回报投资者成上市公司的硬指标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出席“2019央视财经论坛”时表示,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行动计划,要抓回报,提高上市公司风控水平。如果上市公司长期不能实现分红,那就无法给投资者一个好的预期。

  • 业绩不够卖房来凑?上市公司突击交易将被重点监

    扭亏保壳、粉饰业绩,近年来,业绩难堪的上市公司靠卖房来“续命”已不鲜见。今年也不例外,A股上市公司“卖房大军”中继续涌现出一批新面孔,继续上演“业绩不够,房子来凑”。

  • 政策红包持续派发 多家上市公司扩大生猪养殖规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从已披露10月销售业绩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看,多数公司营收出现大幅增长,对产能扩张有较大正面影响。

  • 百亿级私募三季度坚守“三驾马车”:医药科技消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尾声,大型股票私募机构三季度末持股情况浮出水面。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多数百亿级私募整体持股变动不大,仍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消费三大板块。

  • 上市公司“理财热”渐退 四家上市公司理财规模

    过去几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而今年“理财热”出现了降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A股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规模8797.9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8万亿相比,同比下滑31.19%;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为13812个,与去年同期17839个相比,同比减少22.57%。

  •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热情为何这么高

    近期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热情持续高涨,有多家龙头企业发布了大额股份回购进展公告。市场人士认为,2018年底回购新政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热情。

  • 纾困战投并行 民营上市公司频获国资入股

    近期,国资入股民营上市公司频现。从国资投资上市公司类型看,纾困资金和产业资本双流并行。业内人士认为,国资近期频繁投资民营上市公司,是响应为民营企业纾困的号召。另外,许多国资出于战略投资考量,通过入股上市公司,国资平台可以为推动混改、提高国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助力。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