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热情持续高涨,有多家龙头企业发布了大额股份回购进展公告。市场人士认为,2018年底回购新政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热情。同时,在市场盘整阶段,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的操作,也有利于增强市场对公司后市发展的信心,对A股市场来说也起到提振作用。
回购股份热情持续高涨 民营企业回购意愿强烈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前7个月沪深两市超过150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从最近的6、7月数据看,沪深两市日均回购实施金额5.63亿元,无论是回购公司数量还是金额,均超越历史年度。
记者注意到,此轮回购中,民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较高。如美的集团,其回购计划共两期合计回购金额高达106亿元。截至2019年6月底,美的集团已实施金额达60亿元。苏宁易购、分众传媒、顺丰控股、利亚德等公司也推出了回购方案。
从股价表现看,回购有效提振了个股股价。据记者统计,深市上市公司在发布回购信息当日,超过七成公司的股价上涨。其中,约7.5%的公司在披露回购信息当日股价涨停。
据招商蛇口6月21日公告称,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今年2月20日至6月20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8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3%,已支付的总金额约40亿元。”
招商蛇口董秘刘宁与证券代表陈江告诉记者:“当前公司股价被市场低估,通过回购公司股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公司股价,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市场对公司后市发展的信心。”
“公司回购股票的操作,一方面可以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股份数量,增加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对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另外,上市公司愿意主动掏出真金白银,从股票市场回购股票注销,这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前海开源基金管理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说。
回购股份用途多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记者统计发现,深市上市公司近90%均以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此外,发行债券、募投项目结余或补流资金也成为回购资金来源的补充。
另外,近80%的回购计划将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作为回购后股票的主要用途。
记者了解到,美的集团此轮回购的股票主要用于核心管理团队的建设及长期机制的构建。“在回购新规的指引下,公司回购的股票可以作为库存股预留三年,这将有利于我们长期机制的构建,也能吸引长期投资人更加关注公司发展。”美的集团董秘江鹏说。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有利于公司与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担风险、共享回报,也传递出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增强市场活力具有正面作用。
新政出台激发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
多家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回购股份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2018年10月,《公司法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增加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情形、完善股份回购决策程序、建立库存股制度;2018年11月9日,《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发布,拓宽了上市公司回购资金的来源,对回购程序进行了简化,同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明确了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或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视同现金分红等等。
近期发布回购计划公告的新希望集团董秘白旭波告诉记者:“公司在2018年底开始酝酿回购股份计划,刚好赶上了回购新规出台,新规支持了回购股份用于可转债,由此也更加坚定了公司回购股份的信心。”(记者吴燕婷)
4月23日,中国光大集团下辖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等单位联合河南省证监局、河南上市公司协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专题培训暨‘光大服务季’专题合作对接会”。河南区域内全部82家A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系统参加了本次会议。
下周(1月20日到1月23日),春节前最后的交易时间,A股迎来解禁高峰,78只个股2978亿元限售股解禁,环比本周的365亿元市值解禁猛增716%。
证券监管系统对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沪深交易所共计对22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纪律处分或监管关注,涉及的董监高、中介机构等当事人合计达1265人。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出席“2019央视财经论坛”时表示,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行动计划,要抓回报,提高上市公司风控水平。如果上市公司长期不能实现分红,那就无法给投资者一个好的预期。
扭亏保壳、粉饰业绩,近年来,业绩难堪的上市公司靠卖房来“续命”已不鲜见。今年也不例外,A股上市公司“卖房大军”中继续涌现出一批新面孔,继续上演“业绩不够,房子来凑”。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从已披露10月销售业绩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看,多数公司营收出现大幅增长,对产能扩张有较大正面影响。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尾声,大型股票私募机构三季度末持股情况浮出水面。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多数百亿级私募整体持股变动不大,仍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消费三大板块。
过去几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而今年“理财热”出现了降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A股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规模8797.9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8万亿相比,同比下滑31.19%;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为13812个,与去年同期17839个相比,同比减少22.57%。
近期,国资入股民营上市公司频现。从国资投资上市公司类型看,纾困资金和产业资本双流并行。业内人士认为,国资近期频繁投资民营上市公司,是响应为民营企业纾困的号召。另外,许多国资出于战略投资考量,通过入股上市公司,国资平台可以为推动混改、提高国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助力。
从此前实践看,分拆上市优点不少,包括促使业务分离,实现独立经营;增加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估值等。业内人士分析,新三板转科创板以及旗下拥有多产业平台和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均有分拆到科创板上市的潜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