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市场化尴尬:这边床位告急那边空置四成

2013-04-15 08: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公立养老机构要回归市场

  NBD:您提到了一些公立养老机构出现了畸形价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不平等”竞争问题呢?

  李红兵:我们准备对于公办的养老机构实施改革,建立比较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让真正投到养老上的成本与真实的需求相作用,具体反映成一个真实的价格,以这样较为准确反映市场需求的价格,吸引市场要素重新配置,让社会力量有内在动力参与养老床位的建设和运营。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养老机构,都应回归到市场层面,按照市场的规律和方式运行。

  NBD: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兼顾好特定补贴对象?   李红兵:养老是一个社会参与问题,存在着供方和需方,需方不仅仅是老人一个人的概念,是和老人的子女家庭,和老人以前给社会所产生的贡献相关联的。子女给多少支持,这是一个社会传承的问题,老人带给社会的贡献是多少等问题都应该考虑进去。

  我们想让它逐渐回归到这样一种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原来公办的养老机构,进行公办民营,把原来添加在里面的政府补贴部分,一是剥离出去一部分,把应该贴补的部分进行透明化,另外是贴补到真正政府兜底的对象上去。

  主要保证刚性养老需求

  NBD:北京为什么设定只有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目标?

  李红兵:从欧美等国家这些年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养老机构不是所有老人都需要入住的。应该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具备自理能力或半自理能力的时候,进行社区养老或者家庭养老,它的核心是家永远是最好的。

  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中,大约有14.3%是进入到失能状态,其中,真正重度失能,包含一些老年痴呆、特别高龄但家中完全空巢、失独的老人,我们测算是在4%左右,意味着他们在家庭当中没有办法解决其养老问题,这是刚性需求。

  重视发展养老护理员

  NBD:养老不仅是机构、床位的问题,很多养老机构面临巨大的招工压力,政府部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红兵:首先是让养老护理专业化,目前北京的养老护理员已经超过85%是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有望今年动态实现100%。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给机构提供从业人员的培训经费,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积极做的事情。我们要使它成为一个社会职业,就是在我们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专等这样的体系里产生相应的毕业生。现在我们已经在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学院等开展相关工作。

  NBD: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填补用工缺口,政府会否考虑采取一定的政策补贴?

  李红兵:养老护理员今后的市场需要会越来越大,需要通过市场慢慢调节,找到一个平衡。政府将努力支持针对个人的技能培训所产生的费用,不断完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将养老护理员的服务能力和机构的服务标准联系在一起,用标准来反向实现物有所值。同时,家庭养老是整个养老的基础,家庭养老服务的主体是来自于子女和周边的亲人,我们其中一项培训的方向就是将子女或者是赡养者也纳入培训,这是带有亲情的最好的陪护者,从社会上来讲,这又是相对成本最低的。

  (李彪)

  • [1] [2] [3] [4] [5]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科技频道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