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多位银行家就银行业转型改革进行了热烈讨论。业内人士指出,将持续管控房地产开发贷款,坚持“房住不炒”的基调,同时利用金融科技的支持,持续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总体而言,专家指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统筹全口径投融资服务,做好对制造业和普惠金融的支持。
“今年前九个月,我们房地产开发贷只新增了370多亿元,主要是住房按揭,集中在首套房按揭、公积金贷款、住房租赁贷款三大领域。”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表示,在近五年的时间内,建行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直是管控的。
刘桂平指出,房地产行业“房住不炒”的基调仍应坚持,至于建行传统住房金融业务的转变,刘桂平表示,将运用建设银行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业务积累和国有银行所集聚的资源,帮助构建一个健康的房屋租赁市场。目前建行打造的五个平台已初步探索出了一个整体解决住房租赁市场的方案,覆盖94%的地市,上线房源超过1700万套。
另一方面,银行业向小微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方面持续推进。在峰会上,刘桂平披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今年新增近3000亿元,并预计今年普惠金融贷款将突破1万亿元。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同样表示,到今年9月末,工行普惠贷款增长超过50%,普惠贷款不良实现“双降”。
“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普惠金融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此前表示,“银行应通过创新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浙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性,将应收账款改造成为区块链债权流转工具,针对性解决应收账款登记、确权等难题。
谷澍指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第一,要统筹全口径的投融资服务,以满足实体经济日渐多元的需求。同时,要支持制造业、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并发挥好金融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最后,要建设好提升适应性的制度和机制。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适应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谷澍表示,因此需要强化指标导向,按照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核心要求,持续完善衡量金融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强化政策护航,提高对制造业、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考核权重,完善内部定价机制,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授权管理,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前沿技术在产业场景的深度应用,兴业银行不断深入探索数字化服务模式,日前在业内率先推出首个智慧数字机器人——“智慧数字人小兴”,
记者从国新办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目前我国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已经超过1.8万亿元;1至2月,银行业新增制造业贷款2500亿元,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增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形势如何?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几何?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17日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
3月10日,“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刷了屏。该榜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以2018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并对中国银行业前100家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及资产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
截至2月20日,全省银行业机构为政府、疫情防控医疗机构及相关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91.11亿元,划转防疫各类资金164.35亿元,减免手续费213.25万元,对于受疫情影响人员合理延后还款暂不视为违约客户75.88万户。
近期,中央和地方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记者了解到,为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银行业在单列专项资金、开通绿色通道、提升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还通过发行抗疫专题债券、理财产品等方式募集资金,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助力战“疫”一线企业融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周口银保监分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针对辖内银行保险营业机构点多面广、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强的特点,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基本金融服务和关键设施运转。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洛阳银保监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执行银保监会和河南银保监局要求,严格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各项指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指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线上业务服务,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并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
河南银保监局积极行动、周密部署,采取系列措施,指导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全面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近日,河南银保监局召开2020年河南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